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5 | 论文发言 |
特泽利尤单抗在中国T2型炎症重度未控制哮喘患者中的疗效:DIRECTION研究事后分析 |
金美玲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2 | 08:05-08:10 | 论文发言 |
气道微生态失调与免疫失调驱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下降 |
林志威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08:10-08:15 | 论文发言 |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现状:一项文献计量学研究 |
李晨曦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08:15-08:20 | 论文发言 |
肺部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
李玥蓓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20-08:25 | 论文发言 |
中医药在难治性伴哮喘的鼻息肉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
张立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6 | 08:25-08:30 | 论文发言 |
足三里注射联合蝶腭神经刺激是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刘业海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08:30-08:35 | 论文发言 |
融合PBL与CBL教学法提升研究生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西医协同多维度评估临床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 |
袁立姗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8 | 08:35-08:40 | 论文发言 |
嗜碱性粒细胞Atg5缺陷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改善狼疮小鼠代谢 |
李婷婷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9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通过调节上皮屏障功能参与哮喘的免疫炎症 |
顾文婧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0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Astograph法与APS法对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比较 |
张义祝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1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多中心儿童过敏原分布特点分析 |
陈 丽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12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儿童过敏性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病例分析 |
李 昂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13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当高敏遇上接触:动物皮屑如何“引爆”儿童哮喘的预后风险? |
魏文凭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GBP2 抑制 HIF-1 通路调节脂质代谢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安云崧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2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从“肥大细胞-破骨细胞铁死亡途径”探讨资木瓜总苷抗RA关节骨损伤作用机制 |
李世刚 | 三峡大学 |
3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PM2.5通过Fra2/LCN2诱导巨噬细胞铁死亡加重哮喘的机制研究 |
王彩红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4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低聚果糖通过肠道菌群-色氨酸轴减轻抗生素暴露食物过敏机制研究 |
王 蕾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5 | 09:30-09:35 | 论文发言 |
鼻腔细菌代谢产物黄嘌呤-IL-17A轴介导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
胡 悦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6 | 09:35-09:40 | 论文发言 |
Ficolin-A通过抑制ILC2引发的2型炎症来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
徐姗姗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7 | 09:40-09:45 | 论文发言 |
尼泊尔桤木花粉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
高映勤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8 | 09:45-09:50 | 论文发言 |
过敏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
于艳艳 | 苏州市立医院 |
9 | 09:50-09:55 | 论文发言 |
不同致敏模式过敏性鼻炎患者尘螨免疫治疗的疗效: 一项多中心研究 |
徐清秀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0 | 09:55-10:00 | 论文发言 |
血浆外泌体蛋白质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影响 |
常 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0:00-10:05 | 论文发言 |
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时间对疗效与安全性的三年纵向评估 |
李 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0:05-10:10 | 论文发言 |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发生脱落风险的预测 |
顾东升 |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
13 | 10:10-10:15 | 论文发言 |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联合多组学揭示过敏原免疫治疗对泛癌的潜在影响 |
张家齐 | 南京医科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5-10:20 | 论文发言 |
新鲜食物皮肤点刺试验在水果和蔬菜诱发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中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研究 |
姜楠楠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10:20-10:25 | 论文发言 |
LP-003(新型高亲和力抗IgE抗体)治疗控制不佳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研究 |
刘 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0:25-10:30 | 论文发言 |
基于LiCA-sIgE抗体的八联微孔板组合:一种新型过敏原筛查模式 |
李祎娴 | 天津医科大学 |
4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基于过敏原检测结果的防控方案对过敏性鼻炎症状改善效果研究 |
张秀莲 | 三明市第二医院 |
5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福州城区花粉过敏特性研究——从网络调查到定点花粉监测 |
岳 鑫 |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6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管理旅程地图绘制及护理对策 |
顾子君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叙事护理在改善鼻窦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效果观察 |
李 静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构建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的全治疗周期护理管理规范 |
黄悦蕾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9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综合护理干预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症状控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
高腾腾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10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B7-H3通过活性氧/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杜 纳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丁酸通过抑制TRPV1通道和NPPB释放缓解特应性皮炎瘙痒与炎症 |
邓姝婷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12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住院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结果的免疫学预测因素: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 |
何依佳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醋甲唑胺与HLA-B *59:01相互作用导致SJS/TEN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杨 金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2 | 11:20-11:25 | 论文发言 |
单酰基甘油酯酶调控小鼠银屑病样表 型及瘙痒的机制研究 |
林世颖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3 | 11:25-11:30 | 论文发言 |
中国特应性皮炎人群中接触性致敏发生率:一项回顾性研究 |
王 傲 |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
4 | 11:30-11:35 | 论文发言 |
OGT介导RIPK1 S331位点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程序性坏死在重症药疹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
张 晨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1:35-11:40 | 论文发言 |
上海地区与香港地区青霉素过敏标签患者临床特征与去标签现状比较研究 |
王兰庭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6 | 11:40-11:45 | 论文发言 |
超越肾上腺素的使用: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中重症监护需求的独立预测因素 |
程 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 | 11:45-11:50 | 论文发言 |
司普奇拜单抗在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快速改善鼻塞症状的临床观察 |
王梦琳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8 | 11:50-11:55 | 论文发言 |
金属酚醛凝胶递释系统负载二甲双胍抑制STING通路治疗非嗜酸性慢性鼻窦炎的实验研究 |
操婉昕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9 | 11:55-12:00 | 论文发言 |
38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强调代谢综合征的作用 |
张 玲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0 | 12:00-12:05 | 论文发言 |
喉头水肿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的诊治思路分享 |
杨 乐 |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 |
11 | 12:05-12:10 | 论文发言 |
肠-脑轴介导的肠道菌群与延髓代谢组学在变应性鼻炎-哮喘共病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
李 琳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
12 | 12:10-12:25 | 提问 |
提问 |